那些花儿 | 道路岁月皆漫长,却有风景无处不在

导语:

  每位SMA患者,都如同一朵向阳花,虽饱受疾病苦痛,却心怀热爱,面朝阳光,向着希望努力成长。TA们在一起,恰似蓬勃盎然的向阳花田,向着光的方向,绽放出绚烂的光芒。

  美儿公众号特别开设“那些花儿”栏目。让我们追随向阳花的姿态,聆听花儿的低语,讲述TA们的闪光故事。也许,这些故事中,也会有你的影子。


当微风吹开阴霾

  2022年6月2日,像往常一样,吴淑嫒先是将两台轮椅分别推到车前,她打开中间的车门,依次将女儿珊珊和儿子冠翔抱入车中,坐稳,为他们放下扶手,系好安全带。

  车子是珊珊的伯伯们为了姐弟俩出行方便,特意购买的7座商务车。7座的商务车,后排座椅可以放倒,将珊珊和冠翔的轮椅折叠起来放入车中,单台电动轮椅折叠起来的重量吴淑嫒刚刚可以搬得动。

  她一次又一次地完成这一系列动作,几年来独自照顾着一对患病的儿女。而孩子的父亲已经不在了。

  他们即将驶向位于梅河口市的珊珊姥姥家,与姥姥会合。姥姥家距离医院还有两个多小时的路程,在这个医院,珊珊和冠翔将要一起注射治疗他们疾病的第一针特效药。

  珊珊出生于1995年,一周岁之前看起来和其他小朋友并没有明显区别。她喜欢扶着床边玩,围着床边走一走。后来,她常常玩着玩着,身体就不受控制地栽倒在床边,到医院检查,说是肺炎,再之后,则是出现了一系列的运动功能发育迟缓,甚至倒退。渐渐地,珊珊不能再行走,很难活动。家里想方设法地求医,中药、西药、按摩、针灸等等手段都尝试了,却收效甚微。

  当时,在基因检测尚未成熟的情况下,珊珊的父母并不清楚她所患的是一种具有遗传性的罕见病——脊髓性肌萎缩症(SMA)。对未来永存希望的珊珊一家“想给女儿添个伴”。

  再生一个,一切会好起来的。

  2005年,冠翔出生。起初,一切无恙,冠翔和其他婴儿一样乖巧可爱。到了六个月时,冠翔开始出现与姐姐差不多的症状,不会蹬腿儿,很少活动。

  2006年,冠翔在北京得到了确诊。关于珊珊的答案也不言自明。

  今年三月份,珊珊也进行了基因检测。结果表明,她与弟弟一样,都是SMA患者。


ss01.png

小时候的珊珊和冠翔


用乐观的心,等雨停

  傍晚六点,珊珊一家到达姥姥家,姥姥已经准备好了晚饭。晚饭后,吴淑嫒开始收拾后天入院治疗需要携带的行李,“需要带这件衣服”,“不用带这个了”,祖孙三代四人一起有商有量,这样平淡而又温馨的画面在这个家庭里很常见。

  6月3日,端午安康。

  疫霾渐散,6月份的吉林省以清爽天气开局,人们因疫情而产生的沉重情绪,等待着有一场大雨冲洗。

  由于凌晨两点钟就要出发去往医院,珊珊和冠翔早早的上床休息。明天的行程对于珊珊和冠翔来说,很重要,他们将要注射治疗他们疾病的第一针特效药。姐弟俩期待又紧张,无法入眠。窗外的夜是黑的,夹杂着哗啦啦的雨声。时不时地,有闪电从窗外划过。那光芒短暂而又锐亮,如同雨幕下的夜,被撕开了一道天光。

  6月4日凌晨2点,梅河口尚未苏醒。吴淑嫒将女儿和儿子安顿到车上,珊珊在后座,自己能坐稳。冠翔则在副驾驶。每每拐弯急了,吴淑嫒总会分出手牢牢地抓住儿子。但大多数时候,她开车都稳稳的,让儿女很安心。

  车子驶向所要前往的医院。这一夜,珊珊和冠翔第一次看到了一场夜间暴雨的始末,注目迎接被暴雨冲洗后的清晨。

  他们的人生也遭遇了暴雨,一直在期待雨过天青。

  珊珊是个爱笑的女孩。留着齐刘海的她,笑起来有两个酒窝。她喜欢粉蓝色,那是属于少女的颜色。外出的时候常有小朋友叫她姐姐,她就很高兴。她希望自己永远十八岁。

  冠翔总是把眼睛眯成一条线,懒洋洋的。进入青春期后他按部就班地变声、蹿个子。如果身体无恙,他会与同龄男孩无异,在阳光下奔跑。而即使只能坐卧在家,也不妨碍他与三五好友,相约游戏。

  只是他们现实的日常却充满艰辛。

  早晨七点,妈妈走到珊珊床边,帮她穿衣,起身,抱到轮椅上,从卫生间里打出水来,帮她洗漱。有时候,珊珊要赶在7点50分上岗,进行她的兼职客服工作,或者没有工作的日子里,在网络的世界里尽情徜徉。

  随后,同样一套操作,吴淑嫒需要再为儿子冠翔做一次。由于冠翔的运动功能衰退的比珊珊快,仅手指可以灵活活动,需要妈妈协助他进食。

  和过去的二十七年的每一天一样,吴淑嫒的一天又将在照顾儿子和女儿中度过。这是她的人生,也是她的幸福所在。

  “幸福”,当这个词让他们眼底闪光的时候,我们就会知道,命运虽然并不公平,但也对他们有所馈赠——比如那颗对生活永远热爱的心。


山水从梦中走来

  正是这样的心,支持着吴淑嫒做一件大事。

  罹患甲状腺癌,进行了甲状腺全切术……这一番波折之后,2021年,吴淑嫒决定把心中筹备已久的计划提到日程上来,她要带着女儿和儿子从北到南,自驾游遍全国。“我生了病,是不幸,但我更加意识到,人生短暂,只争朝夕。虽然面临的困难旁人无从想象,但我一定要带着孩子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。”

  爷爷奶奶虽然担心,但也很支持。爷爷奶奶,伯伯、姑姑对这趟旅行给予物质支持,是珊珊一家的坚强后盾。

  轮椅出行,艰险颇多。一路上的行程住宿都是珊珊提前做好攻略的,提前在手机上看,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打电话去问。确定无障碍后珊珊才会去订酒店,把住的地方订好。

  哪怕做了攻略,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。比如在成都大熊猫基地,珊珊查过是有无障碍设施的。但到了那里,才发现熊猫园在半山上,可供上去的通道又窄又陡,轮椅很难行走。妈妈和姥姥费尽力气,才把珊珊和冠翔推了上去。


ss002.jpg

姐弟俩的成都之旅


  但看到熊猫的时候大家还是笑得开心。在鲜活的景致面前,克服的所有困难都是值得的。

  姥姥,妈妈,珊珊,冠翔四个人,两台轮椅,一辆汽车驶过了戈壁、峡谷、河谷等特殊地形,走遍了十七个繁华都市,吃遍了各地的美食,看尽中国大好河山的磅礴之美。

  “我爱到名胜古迹打卡,并不是非要到这种环境当中去看什么,我更喜欢人来人往热闹的氛围,看那些有趣的人和事儿。”珊珊说道,“哪怕什么也不干,坐在那发呆。在走走停停中也能享受放松的感觉。”


ss003.jpg

珊珊和冠翔在三亚的海边一起欣赏夕阳


  珊珊对三亚的海最有印象。她说:“三亚的海蓝,与其它地方不同。它或许还保持着最本真的模样。”

  秋季的三亚仍带着夏天的滤镜,海是可以触摸的蓝天。他们住在靠海近的地方,放眼望去,数之不尽的粒粒白沙,随风吹浪卷。白天,珊珊一家沐浴着阳光,吹着海风,听着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。晚上吃一顿便宜新鲜的海鲜大排档,对了,还有珊珊喜欢的文昌鸡。空气里都充满美妙的味道。

  两台轮椅的车辙,由中国的最北延至最南,刻下的是母亲的爱与心愿,和珊珊姐弟对生活的热情。

  旅程结束,珊珊一家又回到了他们最熟悉的地方,这是他们居住了二十多年的家。生活回归正轨,生活仍在继续。

  如今珊珊和冠翔姐弟俩在妈妈的细心照料下,总体的身体状态不坏,免疫力也还不错。夏天,珊珊喜欢穿着颜色亮丽的衣服与妈妈出去溜达,逛超市,在跨越金坑河的桥上驻一驻,望着河水奔流,直入浑江。

  问起对于未来的期望,珊珊一家这样说:“希望家里面人的身体都好,简简单单的,天天能生活的高兴一点儿,快乐一点儿,然后有什么事儿的话能顺利解决就行了。”对于珊珊和冠翔的身体,他们不奢望用药后能恢复正常功能,只希望可以维持现状,别再退化。

  冠翔的电脑桌靠近的墙上,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,那是十几年前一家四口的合照,“妈妈的两只手搭在珊珊和冠翔的肩上,爸爸紧紧挨着他们母子三人。”如照片一般,爸爸虽然已经去世5年,他们一家四口的心仍然紧紧相依相靠。


ss004.jpg

一家四口的心紧紧相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