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患罕见病的她们,努力当好一个妈妈

1703220307238516.gif
母亲节人物海报.png

SMA是一种罕见的运动神经元病,会导致患者肌肉萎缩、运动功能退化。SMA患者的身体其他机能也会因基础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。而当身患SMA的女性选择成为一个妈妈,在生育和抚养孩子的过程中,注定要比其他妈妈付出多得多的艰辛。


母亲节前夕,我们采访了三位患有SMA的妈妈。从她们的视角出发,去探寻一个罕见病女性承担“妈妈”这一身份时的艰难困苦与幸福收获。我们希望,“妈妈”不仅仅是为“孩子”付出的一个角色,更是她们自己生活的主角。一群“罕见”的妈妈,能够作为独立的个体被看见。

8c7a8d6ce03c80b8b57935d42312562d-sz_30982.png



a9213810d65a18ddae4a8451db3a0268-sz_35811.png

“做不了常规的麻醉,你愿意接受剖腹产吗?

2019年11月12日,河北石家庄市某医院的产房里,26岁的张小霞在等待着生产。


张小霞是一名脊髓性肌萎缩症(简称SMA)患者。SMA是一种罕见病,会导致患者肌肉萎缩、运动功能退化,进而致使骨骼畸形、全身多器官的异常。张小霞一岁多时发现运动功能障碍,进而无法行走,生活不能自理。怀孕期间,她与家人忐忑地进行每一次孕检。孕期即将进入九个月,因血压过高,她决定提前进行剖腹产。


然而,手术台上,由于SMA引起的严重脊柱侧弯,张小霞无法接受腰椎穿刺麻醉。全身麻醉对孕妇和胎儿造成的风险过大,医生征询张小霞的意见,是否愿意在仅有皮下麻醉的情况下接受剖腹产手术。


张小霞同意了。


5d157f559500d29c8146b35bb53b400a-sz_92885.jpg

 生育前的张小霞


彼时的张小霞并不知道,早在2012年,家住山东泰安的王萌,就面临过与她相似的困境。王萌也是幼年发病的SMA患者,同样由于脊柱侧弯,无法接受常规剖腹产需经腰椎穿刺的硬膜外麻醉。不过,她所在医院的妇产科、神经科、麻醉科通力协作,为她进行了全麻手术,并把她的全麻的风险降到了最小。


da365f0a01a35e0eb08ec37497369525-sz_426227.jpg

 家住山东泰安的王萌


相比她们,辽宁大连的唐甜甜更加幸运一些。同为SMA患者,八岁发病的她,一直保持着行走能力,也没有发生过于严重的脊柱侧弯。这使得她的剖腹产手术能够顺利地常规化进行。不过与张小霞、王萌一样,剖腹产也是唐甜甜必然的选择。SMA患者衰退的肌力不足以支持她们完成一次顺产。好在,以当下的医学水平来说这并不是很大的问题。


45f999ffbdf673cbfe6df4e96d7f0e4b-sz_15382739.jpg

 唐甜甜与刚刚出生的孩子


张小霞并不想回忆当日的具体境况。疼痛,喊叫,泪水,都被她封存进记忆深处;王萌陷入深沉的睡眠,十多个小时后才完全清醒;唐甜甜的分娩全过程被自己的妈妈记录下来,“特别的不容易”。但她们用相似的描述来形容孩子出生后的心情:“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。      


是的,付出了很多很多努力,她们成为了妈妈。


b524cd4c2b8cdd63af137e5770ba3f8c-sz_175566.png



f1c72d105d6efffc2902a358fddfd2a8-sz_41133.png

“我渐渐也开始期待一个新生命的到来。

在成为妈妈之前,SMA女性有着自己不平凡的婚恋故事。


唐甜甜与丈夫是大学同学,因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,经历近十年的爱情长跑才步入婚姻殿堂。


而巧合的是,张小霞与王萌是在同一个大型网络社区认识自己的丈夫的。重度残障,足不出户,使互联网成为她们唯一接触外界的渠道,爱情是其中最美好的收获。


张小霞的丈夫是当地人,他喜欢张小霞乐观开朗,爱说爱笑的个性。他决定和张小霞在一起时,父母不同意,他说:“不管别人怎么说,我都不在意。他们举办婚礼时,男方的父母没有出席。


王萌的丈夫则是放弃了优越的工作,从湖北来到山东同她一起生活。王萌对此曾数度拒绝,但这个听力障碍的男人对她说:“你是我的耳朵,我是你的手脚,只有咱们在一起,才算完整。


她们的婚姻开始之初,都并未将生育作为首要的人生规划。


“我头些年想,我要对自己好,不想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另外一个生命身上,我自己才是第一位的。”唐甜甜如实地说,“但是后来,经常和邻居朋友们的一家子聚在一起,看到可爱的孩子们,我渐渐也开始期待一个新生命的到来。


然而,不得不说,生育是SMA女性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。SMA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。高负荷的妊娠过程,对肌肉萎缩、骨骼变形、心肺功能衰弱的身体是一个严峻的考验。SMA还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,孩子是否会遗传发病,也是每一个患有SMA的妈妈都顾虑过的问题。


所幸的是,SMA是一种致病基因明确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。这意味着只要父母一方不携带SMA致病基因,孩子就不会是SMA患者。在决定生育孩子之前,张小霞、王萌和唐甜甜,都与自己的爱人一道进行过全面完善的基因检查,确认了另一半不是携带者。这是她们最终能够决定生育的基本前提。孕中,唐甜甜还特意做了羊水穿刺,确保了孩子不会患上SMA。[1]


而身体负荷方面的挑战,她们用各自的办法和意志力去应对。随着胎儿的增大,胃部和心肺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,带来不适。尤其是脊柱侧弯的情况下,腹腔内胎儿的压迫,会带来骨骼的剧烈疼痛。本来能够行走的唐甜甜在孕后期出门时坐上了轮椅,这是对自己也是对孩子的保护;早已失去站立能力的张小霞与王萌在后期则躺着休养的时候居多,到了最后一段时间,几乎没有下过床。


王萌仍记得当时的感受:“躺着骨头还是疼,因为被胎儿压到了。医生说现在没有任何办法能帮你,就只能自己调整。我侧一边躺一会儿就要让家人帮我动一动,换个方向,不然我的心肺也受不了。就这样熬着,从一个小时翻一次身,到半个小时翻一次,直到十几分钟翻一次,终于熬了过来。


e27ce51e9c876209287045bb07fd31f5-sz_182001.png



0c38a891fccda81d2f4d68a8afc2f238-sz_42056.png

“有了孩子,哪怕有一天我不在了,我们这个家也不会散。

不过,孩子出生,仅仅是她们新的人生阶段的一个开始。


孩子出生后,唐甜甜患上了产后抑郁症,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都心情低落。最主要的原因是,她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如从前了。本来可以自主蹲下站起的她,失去了由蹲姿站起的能力。张小霞也发现,生育之后自己的脊柱变形更加严重,坐着更累了。


对于SMA患者来说,冬天的寒冷都会导致疾病进展,运动功能退化,更不用说怀孕生育如此之大的影响。如果说“孩子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”,那么SMA妈妈则付出了更大的代价。由于疾病罕见,进行生育的女性患者稀少,业界迄今未有针对SMA孕产妇的指导性护理方案。SMA准妈妈们,只能与自己的医生一道,摸着石头过河,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,去进行实践。


“你的身体都这样了,为什么还要生孩子?”是SMA妈妈们会面临的一句疑问——甚至是诘问。在一些人的视角中,这一选择是“不明智的”。


王萌刚刚怀孕时就面临极大的心理压力,包括一些家人和亲戚,都不支持她生下孩子。她内心惶惑,一度打算去做人流。为她做手术的医生看出她的犹豫,对她说:“现在医学发达了,对孕妇的检查都很准确,你这种情况可以去更高一级的医院看看,等拿到专家的意见,再做决定不迟。


王萌的丈夫带着她找到了遗传学和妇产科方面的专家,对王萌的身体进行了一个全面的评估。评估的结果是,王萌生育的风险虽然远大于健康女性,但并不是没有顺利妊娠和分娩的机会。在王萌夫妻两人都很想要这个孩子的情况下,医生鼓励她留下孩子。


王萌特别感谢这几位医生,是他们的支持和后续无微不至的关照,使她得偿所愿。但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妈妈,靠的还是她自己强烈的愿望和决心。这种愿望和决心,来自于对未来的希望,和对伴侣的爱。


“我觉得孩子是一个新的希望,我们这个家庭的生活会更圆满。而且,说得直白一点,我不知道我的生命还有多长,能和另一半一起走多久。我觉得,有了孩子,哪怕有一天我不在了,他的爸爸和他还能互相陪伴,我们这个家就不会散。


张小霞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想法:“我觉得我可以。我的身体虽然有问题,但我不觉得我其他地方哪里比别人差,我觉得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。我也可以拥有一个很完整的人生。


“还是想让自己的人生,包括爱人的人生,不留遗憾吧。”唐甜甜说得也很简单、有力。


而对她们来说,“升级”妈妈后,最大的变化还是在自己面对生活的心态上。


“孩子刚出生那阵子情绪很不好,因为觉得自己的身体也因此退化了。但是在家人的陪伴和自我调整下,我慢慢走了出来。”唐甜甜回忆,“最重要的是,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,我有了更多的期待,也有了一个妈妈的觉悟和责任心。我觉得自己也成长了。


随着新生命的到来,妈妈们也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。养育孩子增加了开销,王萌没日没夜地在网上做兼职。一条服饰搭配的文案,有的两元,有的五元,她一点点地攒。她卖过手串,做过微商,她曾一天坚持工作18个小时,只为了能够给孩子买上更充足的奶粉,让他能更健康地长大。


对此,张小霞也是感同身受。“有时候我也会有些焦虑。像我,可能没法像一些高学历的妈妈那样给孩子那么好的教育,但我会努力攒钱给她,这个是实实在在的,这样有一天她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,就能给她提供支持。


张小霞和丈夫用心经营着一家卖服装的网店,希望年景能更好些,一家人的生活就能更好一些。


4cad3906472890ce230c58d25c98cfc2-sz_158823.png



71b6201c1aa3c1c72920023c4e1c5ddb-sz_36348.png

“希望能多带她去体验一些有意思的事,培养她乐观开朗的性格。

三个孩子都很健康。


唐甜甜的儿子十六个月大了。小家伙白白胖胖,还不会流利地说话,但每次见到妈妈都会伸出小手,要妈妈抱抱。孩子体重渐长,她不敢站着抱孩子,怕自己支撑不住摔倒,便坐着抱他,陪他玩耍。她也想过,有一天可能儿子会发现自己的妈妈“和别的妈妈不一样”,但她相信他一定会明白,自己的妈妈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艰辛,才能和他一起拥有这么快乐的时光。


a5d810f51386d2100096c5825f48534c-sz_1695825.jpg

▲ 唐甜甜和孩子在一起


张小霞印象最深的是女儿第一次叫妈妈的时候,她特别的开心和感动。如今女儿已经四岁了,上了幼儿园。每天回家,她总会叽叽喳喳地带回老师讲的故事,张小霞觉得女儿学得很快。节假日,她会和爱人一起带着女儿去周边的公园、景区游玩。“希望能多带她去体验一些有意思的事,培养她乐观开朗的性格。”张小霞笑着说。


713681edb9057f01fd7346e36ffcfbae-sz_2192161.jpg

▲ 张小霞和女儿在外玩耍


王萌的儿子今年十二岁,刚上初中。她回想他从襁褓里的小小婴儿长成今天的小男子汉,总是感慨万千。儿子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“妈妈生病了不能出门”,所以更心疼,更照顾妈妈。从四岁起,每年春天他总要在外面采一些鲜花,拿回家给妈妈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。到了冬天,儿子也会捧回第一场雪,告诉她冬天来了。王萌还记得儿子小时候有一次,捧着雪兴冲冲地来给自己看,摊开掌心时雪早已化了。他惊讶地叫道:“雪花呢?妈妈,我的雪花怎么不见了?”王萌又好笑又感动,这是她心中永远温暖的回忆。


ac754668e1e6291d430e5b225b0ddae2-sz_307479.jpg
8bac741fc38ec6eecad68bc5ec7f3053-sz_536685.jpg

▲ 王萌与儿子的互动时光


和孩子的互动,陪着孩子成长,是对SMA妈妈们的付出的最好回馈。也许,她们不能像健康的妈妈们那样,抱着孩子逛街,陪着他们奔跑,但这份爱与陪伴反而更加细致和专注。唐甜甜每天都会拿出几个小时陪孩子玩,张小霞会和女儿一起看电视,认真听她讲学校里的事,王萌陪儿子夜读绘本的活动更是持续了许多年……更重要的是,妈妈抗击疾病,顽强乐观的精神、爸爸宽厚无私,执着奉献的胸怀,以及父母之间深刻醇厚的情感,亦是一个家庭给予孩子的,值得享用一生的宝贵财富。      


谈及对孩子未来的期许,妈妈们异口同声地说,希望孩子健康快乐,成为一个乐观善良的人。她们对孩子并没有过度望子成龙的要求,独特的人生经历,使她们看待生活更加达观。


她们也都在努力地让自己变得更好。唐甜甜使用SMA治疗药物后,配合坚持不懈的锻炼,恢复了蹲下站起的能力;由于脊柱侧弯不利于排痰,张小霞去年得了一次严重的肺炎,因此今年她进行了脊柱侧弯矫形手术;王萌目前还没有用上SMA的治疗药物,她最希望的就是,家庭经济好转,自己能够早一天用上药。


122cc9cf64cef85d958f71df5b610e16-sz_2144608.png

▲ 三个家庭一同走向阳光


作为一种高致亡性、高致残性的罕见病,SMA让大部分成年患者在婚恋方面面临重大障碍,成为妈妈的女性病友更是SMA群体中的少数。      


但,成为妈妈的也不仅仅只有张小霞、唐甜甜、王萌三人。随着SMA诊疗方案的不断完善,步入婚龄与育龄,有可能选择生育的女性患者也会日益增多。医疗护理方向上,孕产期的特殊照护、分娩过程中的应急处理、生育前后的运动功能保持,都亟待业界的关注与帮助。


我们相信,努力之下,所有的期待都将有回响。


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认知的提升,如今,“成为一个妈妈”已不再是一名女性必选的人生答案,但它也不该从任何一名女性的人生答卷上被抹去。虽然,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,众多的SMA女性患者可能并不会成为一个妈妈,而是用各自的方式对抗罕见病带来的生命之重,但仍然有“罕见”的SMA妈妈,从幽暗曲折的生命窄巷中,勇敢向前,追寻一道温暖而耀眼的生命之光。


这种变“不可能”为“可能”的动力,出自SMA群体追逐理想,永不言弃的内心驱动。也正是带着这样的精神,他们完成了读博、留学、创业、旅行……等等的“不可能”。“母亲的身份”也只是其中的答案之一,而已。


相信,对所有的女性来说,不管她竭尽全力成为一个妈妈,还是出于种种原因,没有成为一个妈妈,只要那是使她的人生更好的选择,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

Tips:

[1].SMA所侵害的对象没有性别及地域差异。普通人群中,每40-50人就有一个是SMA致病基因携带者。携带者与常人无异,没有任何症状。在夫妻一方为SMA患者的情况下,如另一方不是携带者,孩子将成为携带者但不会成为患者。若夫妻双方都是携带者,则孩子成为患者、携带者、非携带者的几率分别为25%、50%和25%。随着近年来医学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,通过适时的SMA携带者筛查及必要时的产前诊断等技术支持,可有效避免新发病例的出现,为有生育计划的家庭保驾护航。

8c7a8d6ce03c80b8b57935d42312562d-sz_30982.png


(本文部分内容已由“腾讯公益”进行发布。


采访:林子

撰文:林子

视觉:小旭(志愿者) 、若冰、波波

校审:林子、汶伶


1713090424679672.jpg

本篇故事撰稿人

林子

作家、SMA病友

大家好,我是林子,与“那些花儿”栏目故事的所有主人公一样,我也是一名SMA患者。通过美儿,能看到如此之多与自己生命历程相似,生命色彩却各不相同的朋友们的故事,是我的幸运。能将他们的故事以文本的形式更好的传递给大家,也是我的幸福。希望能有更多更丰满的花儿故事,温暖你我的心灵。



版权声明:


本文所有图片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;如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。

9182a3212b2d26115ec5b616549660db-sz_897710.png